人大等多所985高校退出國際大學排名,國際大學排名真的那么重要嗎?
日期:2022-05-12 10:06:55 閱讀量:0 作者:b老師近日,網傳“中國人民大學退出國際大學排名”引發(fā)關注。而人大也并不是唯一退出世界大學排名的高校,南京大學和蘭州大學與中國人大一樣都有明確的意向,不再向國際大學排名機構提供任何相關數據。
關于退出國際大學排名的原因,人大方面表示“不想再被洋指標綁架”,意思是中國的教育話語權和文化主權得中國說了算。
而同樣退出的蘭州大學一位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則表示,該校未參加過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,之前泰晤士曾專門聯(lián)系學校,最終決定不參加。QS之前聯(lián)系學校時,報過一年數據,后來應該沒有再跟進。
首先需要界定清楚的是,所謂“退出”大概包括幾層意思:大學不和相關國際機構合作,不提供排名可能需要的各種數據,不把國際排名做為學校發(fā)展和學科建設的重要目標等。但不意味著中國的這些大學從此都會從國際大學排行榜上消失。中國這些名校的“退出”,對榜單本身可能不會有太大影響,更多是傳達出大學對這類國際榜單的態(tài)度。
一些專家表示,中國的知識體系已發(fā)展了數千年,是世界上最悠久、最豐富以及最深厚的知識體系,創(chuàng)建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,維護中國教育主權和文化主權,中國人民大學等高校退出國際大學排名,反映了中國大學、中國教育以及中國文化的自主性和勇氣。
正如一些教育專家指出的,大學排行榜也是魚龍混雜。當排行榜做成了一門生意,當大學過于在乎國際排名,就難免會產生一些負面影響。比如,有學校和某些排名機構做灰色交易,通過所謂“合作”來提高自身的排名。
圖片源于網絡
這種摻水的排名,并不能客觀反映學校發(fā)展的優(yōu)劣,還會對學生和公眾的判斷造成干擾。如果大學的“退出”,是對灰色交易說“不”,決定專心科研或提高教學質量,這顯然是好事。
對于中國多所高校退出國際大學排名之事在網上引起熱議,一些網友表示,退出排行榜后,學校才能把更多的關注回歸到學術研究上。而有一些網友認為,可以優(yōu)化自己的評價體系,對榜單不能全看,也不能完全不看。
為何這些大學不參與世界大學排名?
目前,國際大學排名最具權威和著名的要屬U.S News、泰晤士和QS世界大學排名等。然而這些大學排名的側重點不同,導致一些學校的排名也有所不同。
以中國人民大學舉例,在US News中,該校的排名最高,為世界525位,然而在泰晤士和QS的排名,均在600名以外。
而蘭州大學同樣在US News中的排名最高,世界排名第559位,但在QS世界大學排名榜上,卻在700多位。
南京大學在三大排行榜單中的排名均較高,其中泰晤士榜單中排名為世界第105位,在QS和US News的排名均為130位左右。
這些高校在三大排行榜單中的表現忽高忽低,最多的能相差200個位次,并且在有些榜單中,“雙一流”大學的排名不如非雙一流高校的排名高,難免會讓家長和學生有所困惑。
實際上,這三大排行榜都有著自己獨特的評價體系進行排名,其指標權重也是有所側重。在QS世界大學排名中,學術領域的同行評價占比高達40%,泰晤士排名的參考指標中,教學、研究、論文引用三項權重最高,占比均為30%。US News排名的主要評估指標中,權重最高的是聲譽部分。這些差異直接導致了高校在排行榜中排名的差異。也直接導致一些高校往往選擇有利于自己排名的戰(zhàn)績進行宣傳,起到揚長避短的效果。
而僅憑10多個指標就給高校排列名次,也很難完全把大學全面和真實的實力展現出來。
人民網在2021年曾指出,從這些排行榜的指標體系中,我們很難看到中國高校在為黨育人、為國育才,培養(yǎng)一代又一代服務國家民族發(fā)展的人才中的卓越貢獻,很難看到高校對關鍵核心技術創(chuàng)新的卓越貢獻,很難看到高校在助力脫貧攻堅、服務區(qū)域經濟社會發(fā)展中的社會價值。
謝波教授認為,大學要破除固有的排名思維。大學可以被評價,但大學不該被排名。大學一旦參與排名,會導致攀比甚至產生唯排名現象,而這又會關聯(lián)到基礎教育階段,對整個教育生態(tài)都非常不利。大學要回歸其最重要的價值-育人。大學發(fā)展的重點也應該放在培養(yǎng)人才上,而不是其他任何方面。只有在育人方面實現和創(chuàng)造價值的大學,才能是一所好大學。
理性看待排名
每個留學生在申請大學的時候,最關注的就是學校的排名。對于學生和家長來說,好的排名就等同于好學校。但任何一個大學排行榜都不具有絕對的權威性,由于側重點不同,排名也有所差異。大學的評價應該是多個緯度,排名只是外顯的一種方式,真正的一流大學并沒有相同的標準,杰出是不同的杰出,一流也是不同的一流。
而在過去的幾年中,越來越多的高校在意國際排名,因此也出現一些大學為了追求排名,在數據上造假的丑聞。
在今年就爆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向US News提供虛假的數據以提升排名的新聞,舉報者則是哥大數學系教授Micheal Thaddeus。
而哥倫比亞大學也早已不是第一家排名造假的學校,早在2019年,US News官方就發(fā)表聲明,包括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在內的5所美國大學承認誤報了用于計算2019年的最佳大學排名數據,并且US News當即將這五所學校從最佳大學排名中移除。
圖片來源:US News 官網
雖然大學排名的榜單能夠給我們一定的參考,尤其是當我們不了解學校的時候,榜單是最有效的參考。但榜單的作用只是參考,而不是指引。當一所學校出現在榜單之上時,那么意味著這所學校的某些領域有著卓越的表現,而這項優(yōu)勢是不是我們需要的,則需要對其進行深入了解。只有在選校時充分考慮到其他的因素,才能去到一所與自己期待值相符的學校。
對名校退出國際大學排名,也不該做過度解讀。無論退出還是不退出,都是各高校自由選擇的權利。說到底,一所真正優(yōu)秀的大學,本來就不必過于在乎各類排行榜名次,最重要的還是用自身的科研實力、教育質量來說話。
優(yōu)弗教育首次獨家采用“雙團隊”導師模式-“DoubleTeam”。團隊一:由兩位主導師組成為“首席專家顧問團隊”。團隊二:由三位導師組成為“規(guī)劃執(zhí)行團隊”。在優(yōu)弗獨具特色的“雙團隊”指導下,具備專業(yè)性,聯(lián)動性以及高執(zhí)行力這三大特點,讓整體規(guī)劃突破傳統(tǒng)留學導師架構,真正突顯每一位導師在學生身上可發(fā)展力,可塑造力,從而將服務做實,做精,做細!?。?/p>